【想哭就到我懷裡哭】
只要是人, 就一定會有情緒。
有時候發生一些突如其來的事,我也會有情緒。
我也會感到難過、委屈、生氣、感到受傷或孤單。
從前的我,有情緒時我習慣忽略它,假裝自己沒事;但到最後,通常都是爆掉。傷害自己,也傷害了別人。
現在跟以前不一樣的是,在情緒出現時我學習去覺察它,承認它,允許它,並且告訴自己:
It’s OK to be not OK,有這些感受是很正常的。
我會在自己無法控制以前,讓自己當一個不被打擾的空間, 讓我可以好好安頓自己內在。
我會先從3A情緒急救開始, 當情緒慢慢被宣洩後,才會問自己:
是什麼樣的想法,讓我有這樣的情緒?
有時候,是因為感覺被伴侶冷落、不被理解,所以感到孤單;
有時候,是因為孩子做了讓我無法接受的事, 讓我難過;
有時候,是我自己沒有達到心中的期待,所以感到失望;
有時候, 是外在的事件敲擊了內在的冰山,所以感到受傷;
還有時候, 是因為都沒有覺察到以上的感受,所以最後變成生氣...
生氣別人,也生氣自己。
在梳理過後,通常我內心就會變得比較柔軟、平靜。
最後,我會謝謝自己的努力,欣賞自己願意關愛自己,學習照顧自己的情緒。
在昨天的po文裡,我寫到「當你覺得悲傷,請允許自己流淚」。
其實,這番話是給我自己的。
以前的我,縱然心再苦也不想流淚,也流不出眼淚。
現在,當我有體驗時就會流淚,不假掩飾。
我在講座、工作坊有時候聽著聽著一些家長敘述,有時候自己講著講著,也會流淚。
以前,我認為我不該這樣,因為這是懦弱、不成熟。
但後來,我認為允許自己悲傷與流淚,其實是很自然的事。
記得剛認識詹宇夫妻時,有一天詹宇先生跟我說,他對我在工作坊裡印象最深刻的,就是有一次我講話的時候講到流眼淚。
他說他當下感到很驚訝、很震撼。
我問他原因是?
他說:「我無法相信羅老師竟人敢在大眾廣眾之下流眼淚,我覺得這樣真的很...很勇敢!」
或許,要面對自己內心最脆弱的部分,是需要勇敢的。
但是唯有這樣,我們才能開始學習安撫自己、滋養自己。
世界上每一位媽媽在教養育兒的過程裡,往往都把自己最好的都奉獻給孩子、奉獻給了這個家,但卻犧牲了自己。
會感到難過、委屈、生氣、感到受傷、或感到孤單,是很正常的。
It’s OK to be not OK。
若你內心也積壓著許多情緒,
今天,就讓我們一起「想哭就到我懷裡哭」。
#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
#羅寶鴻的安定教養繪本